前几日与朋友聚餐,席间听闻他身处上海的表姐婚姻状况,着实令我惊愕。
表姐和丈夫成婚两年多,虽同在一个屋檐下,却各住独立房间,财务完全分开,就连度假也是各自行事、互不干扰。
这般 “貌合神离” 的婚姻模式,实在让我一时难以接受。
当婚姻陷入 “想离,因孩子和家庭责任而不能;想过,却因夫妻间的生分而无法好好过” 的困境,冷冰冰的合作关系便在一点点吞噬原本应有的相濡以沫的温度。
真正的婚姻绝非各过各的躯壳联盟,而应是将疏离客气的 “兄弟情” 重新点燃,化作扶持依赖的共生火焰,用惊喜与理解去融化由责任与漠然铸就的冰墙。
待我回家深入了解后才惊觉,这竟是当下在上海乃至一众一线城市的年轻人中悄然兴起的 “干婚” 现象。
这种婚姻模式已逐渐取代传统婚姻,甚至连原本就十分简洁的 “两头婚” 也被其超越。它的出现,尽显诸多家庭和夫妻间的无奈,细细剖析,着实令人有些揪心。
“干婚”,对于很多人来说应该是非常陌生的词汇。
这种婚姻模式,已经逐渐取代传统婚姻,甚至取代了原本就非常简洁的“两头婚”。
而它的出现,昭示出很多家庭和夫妻之间的无奈,仔细剖析,不免让人觉得有些烧心。
向生存低头
根据网上给出的数据,在当前的上海,已经有大约15%的夫妻或主动或被迫地选择了干婚。
什么叫干婚?
虽然是大批量地出现在上海,但用我们大白话来解释就是“干结婚”,意思是“只结婚”。
简单来讲,就是在法律意义上双方是夫妻,但在实际生活里,却如同室友一般,互不干扰彼此的生活。
当996,007榨干的不只是时间,还有相爱的力气,让彼此缺乏交流的时间;当彩礼房车与生育风险成为死结,“干婚”便成了规避风险的最优解——各自保留独立账户与房间,连度假都心照不宣地各走各的航线。
赵本山小品里说的:凑合着过吧!还能离了咋的!
当婚姻成为规避社会压力的工具,我们失去的或许比得到的更多。
干婚背后的无奈与压力
干婚现象的背后,是一系列复杂而现实的因素交织,深刻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在婚姻面前所面临的无奈与压力。
经济重压下的婚姻妥协
在当下,生活成本的持续攀升和房价的居高不下,成为了压在年轻人肩头的两座大山 。
根据相关数据显示,近年来,全国房价平均涨幅虽有所波动,但总体仍处于高位,尤其在一线城市,房价更是令人望而却步。
以杭州,平均房价已突破每平方米3 万元,上海、深圳等地亦是如此。对于普通年轻人而言,仅凭一己之力购置房产几乎是天方夜谭。
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,结婚所需的高昂成本,如彩礼、婚礼费用、婚房装修等,更让许多年轻人不堪重负。
于是,为了分担经济压力,他们选择干婚,通过共同承担房贷、生活开销等方式,试图在经济困境中寻得一丝喘息的机会。
就像前文提到的表姐夫妇,两人为了在上海扎根,背负了沉重的房贷,生活的压力让他们无暇顾及彼此的情感交流,只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赚钱上,婚姻也逐渐变得 “干巴巴” 。
这种在经济重压下的婚姻妥协,看似无奈之举,实则也是年轻人在现实面前的一种生存智慧。
当我们这对普通的情侣也要选择干婚的时候,我给我自己的结论同样也是——向生存低头。
第25号宇宙的沉沦
保持生活中的的小确幸。
回到家中,推开门,便能闻到饭菜的香气。家人围坐在餐桌前,欢声笑语,分享着一天的趣事。一顿简单的晚餐,却因为家人的陪伴变得格外温馨。灯光昏黄,映照在每个人的脸上,勾勒出幸福的轮廓。这平凡日子里的烟火气,便是生活给予我们最珍贵的小确幸。
夜晚,躺在床上,回顾一天的点点滴滴,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确幸一一浮现。或许是收到他条暖心短信,或许是发现路边的小草冒出了新芽分享给她,又或许是成功解决了一个工作上的难题,一起吐槽。正是这些微小而确切的幸福,如同珍珠般串联起我们的生活,让我们在平淡的日子里,感受到无尽的温暖与满足。
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